大会简介

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专注于技术研究和创新,每年举办的“开放数据中心大会”已成为备受瞩目的业界盛事。秉承着“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ODCC为提升我国数据中心产业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每年的大会吸引了超过万人参会,并得到近百家媒体的广泛关注。

至今,大会累计发布了300余项成果,对推动和引领数据中心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了行业的风向标。“2025开放数据中心大会”将于金秋九月北京举办,届时将再次汇聚业内精英,共同探讨数据中心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

大会议程

9月9日
9月10日
9月11日
9:00-12:20 / 14:00-18:00
二层1号会议厅
主会场
主论坛 9月10日(二层1号会议室)
开幕启航(致辞) 主持人 何宝宏
ODCC首席战略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所长
09:00-09:20 致辞
星光灿烂(光辉时刻) 主持人 李洁
ODCC副主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副所长
09:20-09:25 成果发布(视频)
09:25-09:45 ODCC工作小结与展望 邹贤能
ODCC执行主席、腾讯云副总裁、腾讯网络及数据中心负责人
09:45-10:10 组长分享 ODCC各工作组组长
10:10-10:25 光辉时刻 (年度产品/年度成果/年度认证/年度人物)
10:25-10:30 三星CXL测试工具捐赠仪式 / ODCC AI存储实验室成立仪式 / 通信库开放仪式
乘风破浪(技术分享) 主持人 王朝阳
ODCC轮值主席、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总经理
10:30-10:45 算力筑基,智赢未来:AI时代算力基础设施变革 于昌庆
ODCC轮值主席、百度智能云IDC建设运维部总经理
10:45-11:00 面向AI时代的智能算网,实现算力满载业务永续 王武伟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数据中心网络领域总裁
11:00-11:15 智构 AI 未来:开启存储新纪元 玄在雄
三星电子副总裁
11:15-11:30 Beyond Boundaries:Ethernet Networking for the AI Era Mohan Kalkunte
博通公司架构和技术副总裁
  主持人 张春
ODCC决策委员、中国移动数智化部发展规划处经理
11:30-11:45 AI大模型发展对基础设施的挑战和机遇 刘礼寅
阿里云服务器研发资深总监
11:45-12:00 全链条、全场景、全周期管好每一度——英维克Coolinside液冷方案2GW+交付经验分享 王前方
英维克副总裁
12:00-12:15 多元算力开放架构技术创新 单彤
超聚变智能数据中心CTO
12:15-12:30 Engineering the AI Backbone: The Next Era of Networking at Scale David Iles
NVIDIA网络高级总监
12:30-12:45 Data Center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Japan, with “Watt-Bit Collaboration” Hiroshi ESAKI, Ph.D. (江崎 浩)
JDCC副主席,东京大学教授
12:45-13:30 午餐
  主持人 杨明川
ODCC轮值主席、中国电信研究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
14:00-14:20 拥抱智算新时代 引领行业新发展 张炳华
ODCC技术专家组主任专家、Bridge Data Centres CTO
14:20-14:40 “安全可靠、弹性敏捷、绿色低碳”,筑基AI DC 张帆
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及关键供电全球Marketing与解决方案总经理
14:40-15:00 全球智慧 全链驱动:加速兆瓦级AI数据中心进程 顾华
维谛技术(Vertiv)大中华区市场营销及产品应用部副总裁
15:00-15:20 智冷未来: 数据中心液冷端到端解决方案 黄建棠
嘉实多(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热管理事业部全球总裁
15:20-15:40 数据中心高功率密度驱动下的极简革新探索 张爱国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副总监
  主持人 杜海
ODCC决策委员、百度智能云混合云部总经理
15:40-16:00 UALink:开放生态引领超节点互连技术革新 孔阳
UALink联盟董事会代表、阿里云基础设施超高速互连负责人
16:00-16:20 液冷全链路安全连接,护航AI算力高效释放 梁文勇
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中国区水冷业务华南区负责人
16:20-16:40 算力时代的“新挑战、新思考、新战略” 滕然
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运维管理中心总经理、信息科技中心总经理
16:40-17:00 Rittal Data Center Solutions Jakob Leischner
威图全球IT项目与解决方案总监
17:00-17:20 深耕本土 全球布局
前沿液冷技术加速绿色算力升级
田海明
派克汉尼汾流体传动产品(上海)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17:20-17:30 “液界先锋”智算领航计划暨液冷实验室启动仪式
17:30-17:50 算力经济报告发布视频

往届回顾

主论坛-上午
主论坛-下午
服务器分论坛
数据中心设施分论坛
新技术与测试分论坛
算电协同分论坛
智能运营分论坛
边缘计算分论坛
网络分论坛

嘉宾金句

王武伟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数据中心网络领域总裁
数据中心由业务中心向算力中心演进,数据中心网络从传统联接迈入智能算网AI Fabric2.0时代,驱动网络架构变革,构建AI大脑、AI联接、AI网元三层网络架构。
Mohan Kalkunte 博通公司架构和技术副总裁
The ri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transforming every industry—and at the heart of this transformation lies the network. As AI models grow more powerful, the ability to connect compute seamlessly—within a system, across clusters, and between regional data centers—defines what’s possible. This keynote explores how Ethernet, the most universal and adaptable networking technology, is becoming the fabric of AI at every scale. From ultra-fast links inside compute nodes to vast XPU clusters, and from resilient regional buildouts AI platforms, Ethernet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for performance, efficiency, and growth. We’ll look ahead at the innovations shaping this journey—advances that unlock scalability, foster openness, and ensure that AI infrastructure can evolve without limits.
单彤 超聚变智能数据中心CTO
AI应用落地需要,多样、灵活、高效的算力,同时大模型创新持续,算力密度即性价比,超高算力密度、灵活拓展和领先架构的旗舰AI算力成为刚需
David Iles NVIDIA网络高级总监
AI infrastructure demands a special class of networking-one built not on a single fabric, but on a synergistic architecture of purpose-built networks tuned for specific roles. This session explores how leading organizations are scaling AI by deploying the right interconnects for the job: NVLINK for scale-up GPU communication, Spectrum-X Ethernet or Quantum InfiniBand for east-west, scale-out compute fabrics, and an optimized north-south storage fabrics for high-throughput data access. As inference scales to production, storage networks must evolve, integrating AI-optimized storage appliances directly into the network to reduce bottlenecks and latency. We’ll also examine emerg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co-packaged optics (CPO) and how they impact the design of next-generation AI data centers. From training to inference, learn how tailored networking fabrics—working in concert—are unlocking the full performance potential of modern AI workloads.
顾华 维谛技术(Vertiv)大中华区市场营销及产品应用部副总裁
AI数据中心将迈向兆瓦高密时代,基础设施面临可靠性、能源效率、快速规模部署的全新挑战,需要在功率链重构和风液水融合方面提前做好准备。
黄建棠 嘉实多(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热管理事业部全球总裁
嘉实多热管理,用液冷解锁算力的终极冷却密码
张爱国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副总监
不是市电不稳定,是咱不敢直接用。人类驾驭电子的能力与生俱来…
滕然 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运维管理中心总经理、信息科技中心总经理
鸿运不是总能当头,算力时代道亦有道
田海明 派克汉尼汾流体传动产品(上海)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百年技术沉淀结合相互关联的技术组合,为行业打造前沿液冷技术。
毛明旺 美团光网络架构师
光互联技术满足AI网络更高带宽、更低时延、更低功耗的需求,有广阔的市场前景。CPO、LPO、LRO与可插拔光模块长期共存,将成为AI网络关键解决方案
冯高峰 NVIDIA网络产品高级专家
全球领先的NVIDIA CPO硅光技术,显著提高能效比和网络可靠性,助力百万级 GPU AI 工厂的大规模部署
王鹏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网操作系统研发中心高级专家
中国电信云网操作系统结合AI发展趋势进行运营系统重构,结合智算存算分离等场景进行新技术验证测试应用。
权伟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智慧城市网络需求从“平面单纯提速”逐步向“多维立体、时空耦合、业网融合”全面拓展
汪硕 紫金山实验室课题负责人
代码定义网络,智能驱动未来
Richard Hsieh 博通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网络高级总监
The ri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transforming every industry—and at the heart of this transformation lies the network. As AI models grow more powerful, the ability to connect compute seamlessly—within a system, across clusters, and between regional data centers—defines what’s possible. This keynote explores how Ethernet, the most universal and adaptable networking technology, is becoming the fabric of AI at every scale. From ultra-fast links inside compute nodes to vast XPU clusters, and from resilient regional buildouts AI platforms, Ethernet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for performance, efficiency, and growth. We’ll look ahead at the innovations shaping this journey—advances that unlock scalability, foster openness, and ensure that AI infrastructure can evolve without limits.
郑秀丽 华为主任工程师
ANT技术可实现Scale out超大集群网络场景下的长距离、高性能网络传输。
张潍丰 腾讯网络高级架构师
复杂性只会转移,而不会凭空消失。基于以太构建的Scale Up网络是当下最合适的选项
张赤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所长
企业研发不仅要把准市场的技术脉搏,切入用户需求,更要把握国家发展战略方向,吃准政策红利,才能赢了又赢。
张海霞 北京大学教授
AI不是梦,是人造的现实;软件不软,硬件不硬,AI能用 硅基和碳基融合是AI的趋势
曾伟铨 柏斯托(马石化全资子公司)业务发展总监
柏斯托先进低碳冷却液 Synmerse™ ,支持数据中心安全高效运行,永续发展
张骏 安擎计算机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
训练推理一体调优,全栈贯通让算力从“单点爆发”跃迁为“持续裂变”
李秋香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高级网络架构师
分布式重塑算力版图,群智共生释放大模型无限潜能
周曼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数据中心部工程师
边缘智能,以“评”为尺,点亮智能未来
李锴 中国移动技术经理
OISA架构重塑智算互联底层,算力协同破壁融合,释放算力产业协同势能
李晓成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
拓展算力边界,构建下一代边缘云基础设施
阮迪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数据中心部高级业务主管
构建算力产业全场景图谱,解锁“算模数用”评估新方向
董勋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边缘计算解决方案负责人
百度智能云按需提供差异化云能力,协同伙伴共建分布式GPU云
李晓峰
CPU架构之争,不是“谁更强大”的单选题,而是“为场景而生”的匹配题
吴双鹤 百度资深工程师
AI时代DC电源技术兼容搬迁、改造等多场景,需大力发展及推广
杨立新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中心规划总工
智算时代推动服务器与IDC设施深度整合,需解决功率密度跃升、液冷刚需及多租户差异化需求挑战
郑重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电气研发工程师
DC STS&DC ATS系统助力全直流CATCHER架构稳定高效运行
田春青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云基事业部技术总监
《800V 高压直流未来已来,算力 POD 解决方案筑牢数据中心动力升级基石》
徐方成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产品行销部高级总监
以节能实践技术为笔,共绘绿色算力未来
董哲 天翼云高级硬件开发工程师
天翼云自研电源落地部署,联动行业专家合力推动行业标准建设
张佳琪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数据中心部工程师
基础设施绘就产业新篇,算力引擎驱动数智跃迁
王昭卿 国家电投经研院 一级研究员
算力负荷的灵活性是实现算电协同经济可行的关键因素。
庞伟 甘肃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驭风逐日,陇原先行;点绿成金,市场先锋。甘肃新能源的实践,正点亮未来能源之路
岳昊 国网翼北电力有限公司高级专家
推进算力与绿色电力融合,以充裕清洁的瓦特保障规模绿色的比特。
曹亚平 中国电信研究院云网融合技术研究所团队总监
中国电信“云霆”助力跨行业算电协同调度,以标杆实践引领算电协同创新升级
杨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数据中心部高级业务主管
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构建灵活、高效、可持续的算力电力协同体系
胡恒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业务工程师
算随电用,电随算动,以市场手段驱动算力电力公约数——绿色价值传导,助推算电协同发展
孔阳 UALink联盟董事会代表、阿里云基础设施超高速互连负责人
超大规模MoE给AI基础设施带来了全面挑战,开放的Scale Up超节点架构将成为核心发展路径
卢璐 AMD研究员
在AI与HPC的领域中,互连技术是释放算力潜力的关键。UALink作为开放的行业标准组织,致力于为AI加速器间的通信打造高效解决方案
张小林 Synopsys产品市场经理
UALink是扩展计算吞吐量的核心武器
孟平凡 光速摩方架构师
UALink驱动的Scale-up设计,突破性能瓶颈,赋能大规模计算的未来。
王学聪 中国电信技术专家
针对DeepSeek不同使用场景的定向推理优化,利用深度硬件亲来突破性能瓶颈,打造高吞吐、高并发的大模型推理解决方案。
程凯 新华三集团智慧计算产品线高级产品经理
多元开放、以网强算,是AGI时代算力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
赵骞理 英特尔服务器架构师
OTII-E以统一的标准模块为各个行业提供可灵活定制的边缘AI推理一体机解决方案
朱园园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系统架构师
华勤高密度整机柜,解锁AI算力提升新路径
庞玮 天翼云基础硬件中心总监
天翼云紫金算力一体化基础设施,构筑智能云的自主可控算力基石
张伟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服务器生态高级经理
随着AI的发展,对芯片采用Chiplet(芯粒)架构的需求日益增长, Arm正积极推动Chiplet技术的标准化进程,助力基础设施实现更高效的优化与升级。
盛永 百度资深工程师
算力芯片竞相绽放,智能池化赋能发展,携手共建高效全局计算新纪元!
邱铮 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市场经理
蔡恒 阿里云服务器系统安全负责人
以更安全的硬件,构筑更安全的云。
李典林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数据中心技术研发负责人
数据中心液冷的强输入是高密度和近距离,而不是低PUE和高功率。
曹平 舒瑞普SWEP中国技术经理兼业务拓展经理
紧凑、高效、低碳的钎焊板式换热器方案是高密度数据中心实现全方位冷却的关键。
王奇智 钦丰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行销经理
柔性补偿预防管道破裂;高效过滤预防管道堵塞;一体式阀门十年不外漏;
丁俊峰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智能数据中心资深架构师
智能算力增长致风冷瓶颈,超聚变液冷方案领航绿色发展
邵剑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数据中心部工程师
以解耦为抓手推动液冷产业迈向更高层级
蒋洪亮 利欧集团泵业有限公司解决方案经理
利欧立足泵与系统,为数据中心引入新技术,助力产业发展
長瀬岬
通过BiCS闪存与多样化SSD产品组合,铠侠能充分满足节能、高效、高密度的AI存储需求。
周冠锋 平头哥(上海)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总监
AI需要存储‘全能型选手’,镇岳510赋能ZNS+QLC融合创新,在高吞吐、低时延、高可靠与低成本四大核心维度,为大模型时代构建不可替代的存储底座。
王小兵 阿里云服务器自研SSD测试负责人
源自于云,服务于云——构建云的SSD质量闭环
李根 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解决方案架构师
QLC SSD凭借大容量、高带宽的特性,为海量数据分析和处理工作流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夏寅贲 腾讯网络首席架构师
智算升级、光启未来
蓝滨 3M中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
扩束技术助力数据中心超高密度、快速部署和低成本维护的光互连发展
阳进 中国移动研究院项目经理
新一代以太互联,全场景智算无界-——打破算力孤岛,激活集群潜能
申路 美团资深工程师
AI驱动数据中心网络变革
武正辉 百度资深工程师
AI超节点绿色环保,算网无边
陈伯超 新华三集团交换机产品管理部总监
算力规模持续跃升,网络不再是配角,而是AI时代的算力增益器,决定集群能跑多快、多稳、多远。
孙聪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数据中心部高级业务主管
夯实网络设备评估根基,推动“算力强基行动”行稳致远
文权 腾讯基础网络中心副总监
OpenUCL破茧而生,链通异构算力,铸就开源动脉,让AI算力奔涌无界!
李杰 华为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师
网络设备液冷方案迎接智算中心PUE和机房散热挑战,需要在液冷技术和测试方案构建标准,牵引技术方向。
阮弋星 阿里云系统软件总监SONiC TSC Vice Chair
开源软件,共同推动Scale Up发展
齐一健 合见工业软件集团 技术总监
解决Scale-Up协议互联互通难题,加速超节点生态建设

合作伙伴

钻石合作
合作伙伴
合作媒体